
公安机关以尚某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将该案移送至长葛市检察院,本案属于自然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的关键在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得的收益到底用于个人消费,还是用于企业经营。公诉科经研究认为,现有证据显示该案并非自然人犯罪,而应当构成单位犯罪。
有行政审批,就可能存在权力寻租空间,行政审批越多,权力寻租空间就越大。行政审批过程中贿赂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贿赂案件中,一些单位为获得行政审批资源,通过“集体决策”的方式,用单位的公款向掌握行政审批权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贿赂犯罪与渎职犯罪交织。
有组织犯罪的公司化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趋势,公司化成有组织犯罪危害的倍增器,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产业化趋势对刑法政策的挑战是巨大的,制裁公司化的犯罪组织不能以单位犯罪处理,面对有组织犯罪的公司化趋势,司法人员应认清其性质,切不可被假象所迷惑。
“单位”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法律术语,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刑法规定的是“自然人”犯罪和“法人”犯罪。我们在认定单位职务犯罪的过程中,不能只要以单位名义作出的行为就一律认定为单位犯罪,特定情况下也存在“法人人格否认”问题,应当认定为个人犯罪。
我国刑法分则共有10章350条,其中有7章106条涉及到单位犯罪,单位可以构成的犯罪多达132个罪名,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统一的单位犯罪刑法体系,使我国新刑法成为继1992年《法国刑法典》之后世界上第二部全面规定单位犯罪的刑法典。
对单位犯罪的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存在,二是这种犯罪事实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立案管辖,是指对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法律规定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应有哪个司法机关立案追诉、划分这种立案管辖。
一、单位犯罪主体方面:国家机关能否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问题;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公司、企业应否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问题;公司实施单位犯罪后,被兼并更名,是否应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的问题;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认定问题。二、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三 、单位犯罪客体
如果认定本案属于单位犯罪,直接判决追缴作为“犯罪分子违法所得财物”的货款18.6万元,应无异议。问题是,本案认定为自然人犯罪,能否直接判决追缴在形式上属于艾克公司财产的货款?基于二人的特殊身份及其代理关系,不认定案件属于单位犯罪。
本案焦点有三个:偷税罪是否可以由单位犯罪构成;本案金属制品公司偷税罪是否为单位犯罪;林某是否应当承担偷税罪的刑事责任。综上,笔者认为应对金属制品公司以犯单位偷税罪处罚,同时以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林某偷税罪的刑事责任。
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在某些情况下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即只处罚自然人而不处罚单位。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单位犯罪之区别于个人犯罪,不仅仅是一个主体的问题,而且在整个犯罪构成上,都具有不同于个人犯罪的特征,对单位犯罪的定罪,主要应当从罪体和罪责两个方面加以认定:罪体和行为。
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犯意的时间不完全相同;犯意的种类不同;承载犯意的最终主体不同;犯罪动机不同;单位成员并非都有犯罪意图和犯罪行为;单位组织与共同犯罪中组织不同;法律规定的模式不同。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主体意志的支配下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以双罚制为主以单罚制为辅。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单位犯罪以供广大读者学习。
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主体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或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以双罚制为主,以单罚制为辅。
单位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有关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