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收关系在刑法理论上主要认为有以下三种:重行为吸收轻行为;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主行为吸收从行为。笔者认为,对于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这种情况不单独作为吸收犯处理较好。保险诈骗罪的吸收犯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第一,重行为吸收轻行为的;第二,主行为吸收从行为的。
吸收犯的常见类型:侵犯著作权(盗版)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尔后又销售侵权复制品的,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假冒注册商标,尔后又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按照假冒注册商标罪定罪处罚;伪造货币并使用的,可理解为吸收犯。
对于吸收犯,不能数罪并罚,而只能按照吸收之罪定罪处罚。具体按下列原则处理:行为吸收轻行为;行为吸收从行为;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
我国刑法理论界一致认为,对吸收犯应依照吸收行为所构成的犯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司法实践中在追究吸收犯的刑事责任时也是按照这一原则来操作的。醉酒驾车引发交通肇事时,醉驾与肇事两个行为前后紧密相连,贯彻于同一过程,前一犯罪行为是后一犯罪行为发展的所经阶段,符合吸收犯基本特征。
万某的行为构成一罪还是数罪及犯罪的形态:第一种意见,以强奸(未遂)定罪处罚;第二种意见,以强制猥亵妇女定罪处罚;第三种意见,以强奸罪定罪处罚;第四种意见,以强奸罪(未遂)和强制猥亵妇女罪两罪并罚;第五种意见,应以强奸罪(中止)和强制猥亵妇女罪定罪处罚。笔者赞成第五种意见。
吸收犯是指存在数个犯罪行为,其中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其它的犯罪行为,仅成立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一般选较重罪行量刑。本篇主要阐述吸收犯与转化犯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刑法的相关条文。
吸收犯与牵连犯区别有:1.数行为触犯的罪名的性质不同;2.数行为间关系的含义不同;3.行为的具体表现不同;4.犯罪故意的性质不同;5.侵犯的客体和作用的对象不同;6.主观方面的差别;7.两者在处断原则方面存有差异。
吸收犯从法律意义上讲,高度行为一般社会危害性较大,处罚较重,低度行为常常社会危害性较小,处罚较轻。数个相互独立的犯罪行为的存在,是吸收犯成立的前提条件;吸收犯所具备的数个犯罪行为,均发生在一个犯罪过程中。